走进
农科院
徐州市第三中学
2025年4月3日,徐州市第三中学高一、高二年级钱学森班及徐州市树人中学高一年级实验班学生走进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以“科技兴农 青春力行”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深入农业科研一线,参观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在位于徐州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大蒜种植基地,科研人员李梦倩深入讲解现代大蒜规模化种植技术,展现科技对传统作物的提质增效作用;走进徐州(梨)示范推广基地,科研人员赵林结合梨花花朵、粘虫板及信息素防虫手段现场讲解梨树种植和梨园病虫害防护,学生们了解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生态防控模式。
在马铃薯智能栽培示范区,科研人员杜付荣则展示了储存用来种植的马铃薯种薯,向同学们介绍了雾培的前沿技术。科研人员还将种薯赠送给同学们,并详细告知了培育马铃薯的方法。
一望无际的碧绿麦田里,科研人员朱雪成带领师生共同追溯小麦遗传改良历程,阐述高产抗病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科研人员袁蕊、苏涵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国家甘薯科创高地的种质试管苗库、加工实验室及全产业链展区,生动呈现了我国甘薯科研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在田间地头,同学们边走边记;在精密实验室,同学们动手尝试。此次同学们亲眼见证科研人员扎根田野、攻坚克难的奋斗身影,看到“徐薯18”等新品种的丰硕成果,对科研工作者的由衷敬意和对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自豪感在胸怀激荡。
研学尾声,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与学生们亲切交流。李强表示,自己是以科学家的身份与青年学子对话,深感责任重大。他结合徐州农科所百年奋斗史强调:“科学家精神不仅在于探索未知,更在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李强激励青年学子:“希望同学们传承钱学森前辈‘科学报国’的信念,夯实基础、敢闯‘无人区’,未来在科技创新中勇担使命,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研学通过田间实践与实验室探秘,立体化展现农业科技“顶天立地”的创新格局。通过研学,同学们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深化对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实践认知。以农业科技为纽带,融合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感悟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厚植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学生们表示,将牢记“藏粮于技”的时代使命,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图文 | 侯兮子
编辑 | 侯兮子
一审 | 侯兮子
二审 | 柏松
三审 | 牛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