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长指导 > 开学“心”适应 扬帆“心”旅程 | 请查收你的“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开学“心”适应 扬帆“心”旅程 | 请查收你的“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2025年02月08日 14:37:59 访问量:58




“寒假余额不足,开学进入倒计时”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

“生活起居无规律、焦虑情绪难平复”

……

“假期模式”切换为“开学模式”,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既期待又紧张的开学,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家长们要如何引导孩子们克服开学初的心理焦虑?一起来看看这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助你从容迎接新学期!





 学生篇 



1.接纳情绪 积极调整
临近开学,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尝试接纳这些情绪,允许它们的存在,不必一味压抑或抗拒。当我们觉察到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试着按下暂停键,并将注意力回归当下,聚焦自己力所能及、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对自己多一些关怀和肯定。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过载的时候,可以试试“SWTC”法来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Stop“停”——首先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气吐出去,再深深吸一口气,然后花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件美好的事情。
Write“写”——拿出笔记本,将自己现在的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并写下当下最困扰自己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Think“思”——在头脑中思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感受成功时的自信,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可以渡过当下的难关。
Change“换”——再拿出笔记本来看一看,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规律作息,积极调整
假期可能会打乱许多同学的生物钟,临近开学我们需要逐渐关闭“假期模式”,启动“开学模式”。但生物钟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调整作息规律,建议同学们睡前远离电子产品的刺激,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10分钟,比前一天提早一点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放下手机,积极暗示
寒假期间,与手机相依相伴,是我们学习、社交和放松的重要工具。突然需要放下手机,对于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学们可以尝试积极的心理暗示法,告诉自己:“平常想合理使用手机很困难,现在正好可以放下手机,专心投入学习”“不用手机,我的睡眠质量会提升不少”“上学期的校园生活中我也没有使用手机,也成功适应过来了,这次我一定可以!”等等。积极的暗示,会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让你充满信心和勇气。
4.设定目标 规划未来
罗列“返校清单”,包括寒假目标完成清单、作业清单、学习生活用品清单等,利用假期尾声进行复盘,及时查漏补缺,做到返校不慌乱。新学期,充满着新的希望和挑战,同学们可以试着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学习方向。为了使制定的目标能够准确、高效完成,可以通过SMART原则:
S=Specific,目标明确清晰,比如本学期我要考到班级多少名、数学多少分等。
M=Measurable,完成度要可衡量。我们可以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衡量的阶段性小目标,比如学期初我要记住100个单词,每周掌握20个,5周实现。
A=Attainable,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比如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适合制定800米满分的目标,但是可以把目标定为“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
R=Relevant,选择和个人成长相关的目标去实现。比如我以后上大学想学习文学类专业,那么在这学期学习之余我会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籍。
T=Time-bound,实现目标一定要有期限。比如,“本学期第一次考试我要考进班上前20名”,而不是“今年我想有个好成绩”。







 家长篇 



1.接纳状态多理解
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情绪起伏大、注意力状态不佳、作息不规律、和手机形影不离等。首先家长要知道,这些表现是正常的,允许孩子在适应期间反复出现类似行为;其次,家长要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用鼓励和乐观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从心理上逐步产生对新学期的期待和信心。
2.共同规划 设定目标
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与目标,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在规划过程中,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如学习环境的布置、课外活动的选择等,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兴趣与特长,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3.模拟开学调节奏
家长引导孩子按照开学后的节奏循序渐进、积极调整作息规律与娱乐、学习安排等。例如,引导孩子开学两周前开始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按照开学后的节奏调整生物钟,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变化;以每天为单位,逐步引导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书籍的阅读,同时梳理学习任务,查缺补漏等。家长切忌急躁,强制孩子立刻停止娱乐活动,要多肯定孩子,逐步调整,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提升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4.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
最好的收心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家长要做好榜样,早睡早起,按时饮食,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拿起书本,跟孩子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将休闲娱乐的物品进行收纳存放,把学习用品、书籍放在能够随手取用的地方,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有序、规律的学习环境。





 暖心小贴士


如果发现自己仍然存在一些无法调节的情绪问题或心理困惑,且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可寻找以下心理支持:
徐州三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1:30;14:00-17:30
电话:83759192
QQ:3605995852
徐州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心理热线:
96111  83821133
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
12356(24小时)

图片 | 侯兮子

文字 | 学生成长指导中心

编审 | 柏松 侯兮子

审核 | 潘峻峰




编辑:侯兮子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邮箱:344926228@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