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润心护航 > 让心态复位,为成长“赋能” | 徐州三中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让心态复位,为成长“赋能” | 徐州三中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2025年04月25日 14:56:51 访问量:187


徐州三中

心灵驿站



心理调适指南


CALM

亲爱的三中学子们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考试成绩公布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心情都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有欣喜、有失落、有焦虑、有迷茫……这些复杂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但如何调整心态,将考后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是我们此刻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考后心态调适,助力同学们在学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生篇 

一、接纳情绪,合理宣泄

考试成绩公布后,无论结果如何,产生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如果成绩理想,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是理所当然,但也要避免过度骄傲,保持谦逊,继续努力。倘若成绩不理想,感到难过、沮丧,也不要压抑自己。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或是通过跑步、打球等喜欢的运动释放压力,也可以与好友倾诉,把内心的烦恼说出来,还能试着写日记,将情绪诉诸笔端。只有接纳当下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走出情绪低谷。

二、调整认知,正确看待

考试是对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检验,成绩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衡量我们能力的唯一标准,考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更加关键。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代表我们永远失败,更不能定义我们的未来。

三、合理归因,关注可控

面对考试成绩,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不要仅仅将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或题目太难等不可控因素,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如是否努力不够、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考试时是否粗心大意等。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能够控制和改变的因素上,通过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的积极归因方式,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和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学习挑战。

四、准确评估,制定目标

待情绪平复后,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试卷,了解自己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短期内提高某一科目的薄弱知识点的得分率,中期目标可以是在下次考试中提升一定的名次,长期目标则可以是考上理想的大学。

五、主动求助,寻求支持

如果在考后感觉自己难以调整心态,无法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不要独自承受。勇敢地向身边的人求助,如老师、同学、家长,他们会给予你关心和建议。学校的心理老师也是很好的倾诉对象,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走出心理困境。



 家长篇 

期中考试落下帷幕,无论成绩是否如预期,孩子们都将面临另一场更重要的自我对话——如何从知识检验跨越到认知升级,从情绪波动中锻造心理韧性。考试结束后,很多孩子往往会出现情绪问题,比如担忧成绩、情绪低落、放纵迷茫、躺平摆烂等“考后综合症”。

当试卷上的分数尘埃落定,此时,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您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成绩单之外: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实现认知升级与心理成长?

一、理性看待:成绩的多维分析

从“分数焦虑”到“成长视角”。

考试成绩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的是孩子阶段性的学习状态,而非能力的全部和上限。家长需避免将成绩与孩子的能力直接挂钩。若成绩理想,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有效的方法(如时间管理、错题整理);若成绩不如预期,尝试从试卷中寻找进步的细节(如“上次不会的题型这次答对了”)。

1.拒绝横向对比。用孩子自身的进步轨迹替代与他人比较。例如:“数学应用题正确率比月考提升了20%”。这就是值得肯定的成长。

2.关注学习过程。“这次复习过程中,哪种方法对你帮助最大?”“哪道题的解题思路让你有成就感?”。通过这种对话,让孩子感受到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值得被看见和肯定。

二、有效沟通:与孩子讨论成绩的技巧

从“质问”到“协作”。

讨论成绩时,家长的态度和语言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下是三步沟通法:

第一步:安全氛围营造

时机:选择一个放松的时段和环境(如散步时、饭后闲聊),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开启对话。

用开放式问题引导:“你对这次考试的感受是什么?”“有没有哪一科的题目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或挑战?”

第二步:共情式倾听

替代批评:如果孩子表达沮丧,可以说:“听起来你有些失望,能告诉我具体哪部分让你觉得困难吗?”而不是直接批评“你怎么又没考好”。避免否定性语言(如“你就是不努力”“粗心”“懒”),这类话语会让孩子关闭心门。

第三步:共同制定计划

赋予孩子主动权:家长的角色是支持而非替代。例如:“你希望接下来如何调整?需要我提供哪些帮助?”

三、行动支持:助力持续进步的策略

从“旁观者”到“成长伙伴”。

1.提供资源。提供工具而非施压,根据孩子需求提供学习资源,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和节奏。如推荐错题APP、协商辅导选择。

2.创造放松空间。考试后安排家庭“解压时光”,如一起爬山、家庭运动日、电影夜等“非学习专属时间”,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3.家校协同。若孩子长期情绪低落、抗拒学习,可联系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家校协作寻找深层原因(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

每次考试都是一种经历,也是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机会。通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调整和进步,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咨询



校内咨询渠道

QQ:3605995852

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咨询渠道

QQ:289642036

电话:83821133、96111

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30





文字 | 杜亚平

编辑 | 侯兮子

一审 | 侯兮子

二审 | 柏松

三审 | 潘峻峰





编辑:侯兮子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邮箱:3581342955@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