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必修一专题三考点狂背(小高考)

必修一专题三考点狂背(小高考)

2016年12月28日 15:18:37 访问量:76037 作者:孙永庆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背景:外来侵略激化阶级矛盾 

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国都,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与清王朝对峙。 

2.了解西征和北伐(新增考点)

         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

过程:林凤祥、李开芳率北伐军从扬州出发,一直打到天津郊区。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武器和给养供应不足,北伐最终失败。 

影响: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征 

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过程: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关注西征进军方向) 

影响: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3.了解《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内容:A土地分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分配:“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①革命性: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③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4.了解《资政新篇》(正确书写名称)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内容:政治:以法治国,官吏公开选举。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③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②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并未真正实行。

辛亥革命

1.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由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合并而成,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党的机关报:《民报》

2.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

导火线: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四川保路运动。

概况:1911年10月10日,在革命领导机构遭破坏的情况下,湖北新军自发进行革命,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首先率部起义。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直接目的--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4.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最大功绩,但注意不是结束封建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五四远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了解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过程:(关注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前期(6月5日以前)

后期(6月5日以后)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影响: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爱国主义精神)②青年学生起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与辛亥革命对比:群众基础广泛。注意:中国共产党此时尚未建立)。③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了解中共“一大”

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移至嘉兴)召开。

主要内容:①建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标有些超前,说明当时未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1922年中共二大解决这一问题)。③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④成立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

时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革命运动

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很快歼灭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看北伐进军图,与太平天国的北伐区分,并关注口号“打倒军阀,除列强”)。

意义: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还有张作霖势力未消灭),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根基。

结果: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了解南昌起义 

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过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区分)。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中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南昌、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是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5.了解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6.理解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汉口、即“八七会议”。

内容: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7.理解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作用: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8.了解红军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错误思想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主要史实: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长征开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9.了解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背景:红军长征初期,博古、李德推行“左”倾错误路线,红军和党处在生死存亡最危急的时期。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10.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三大战役(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人民的支持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 

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11.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内: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国际: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编辑:孙永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徐州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邮箱:344926228@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