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最是书香能致远 ——徐州三中段晓莺老师印象

最是书香能致远 ——徐州三中段晓莺老师印象

2017年03月03日 13:53:51 访问量:12196

 【本站讯】3月2日《彭城晚报》发表了介绍三中段晓莺老师的文章。 

“段晓莺老师获得2016年徐州市教师业务能力测试第一名”。喜讯传来,师生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无不认为,这本来就应该是水到渠成,名至实归的事情。

   段晓莺老师的专业学科素养积累特别的厚重。出生高知家庭的她,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1995年高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她的先生是博士出身、大学教授,同样是一位饱学之士。而段晓莺老师所在的徐州三中语文组,更向来是藏龙卧虎之地。从蜚声徐州教育界的元老级人物张喆生到今天的江苏省级名师徐崇伟,徐州三中语文组这个大家庭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徐州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师。

   作为语文教师,段老师善于从引导读书入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更多语文学习的乐趣。“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段老师经常从这类节目的热播里面找到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教学上,段老师并不把高考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从促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出发,坚信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在教学方法上,段老师主动改变知识灌输与被动接受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享成长。“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本是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一段景物描写,一次教学实践中,有位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苏轼几乎所有的写景文笔都非常之美,而这段文字写景却如此令人不寒而栗呢?”“是呀”,段老师瞬间捕捉住学生的质疑,先引导同学回顾了《前后赤壁赋》中的景色描写,又以一句“一切景物皆情语”继续引导思考,学生很快就从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境遇溯源到作者的身世和身兼“儒道释”为一身的苏东坡的复杂内心世界。仅仅一节课,她就完成了对一个高中语文教学涉及的重要作家的深刻理解。而这一切,完全得力于段老师平时读书的深度与厚度。“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长流水”。在段老师看来,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

   可是,这还不够。“学生就是我的事业,事业就是我的学生”,段老师如是说。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教育者才会有无比的热情与责任感,才会有面对挫折时坚持下去的力量与勇气。同样的,教师发自内心的爱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亲近,才是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除此之外,教育还应该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点滴渗透,在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上师生精彩的互动,学生在接受点拨后恍然大悟的表情,抑或只是一个赞同肯定的眼神,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都会给教育者带来满足的愉悦,而看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帮助下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又会给教育者带来无比的成就感,这,就是身为三中一名教师的幸福吧。(爱武)

编辑:申玉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邮箱:3581342955@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