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三中学潇湘校区2025年3月10日国旗下讲话稿
讲话稿撰写人:2024级高一(7)班纪欣怡
国旗下发言人:2024级高一(7)班纪欣怡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一(7)班的纪欣怡,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践行青春担当,播种绿色未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我们迎着微风,踏着朝霞,走进充满希望的校园,是否想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头顶的这片蓝天,正在呼唤我们去守护?当我们在教室里安心学习时,是否想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肩负着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重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森林被砍伐,土地沙漠化,河流被污染,空气不再清新……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变得满目疮痍。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将责任推给他人,因为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肩负的使命。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更要落实到“行”。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到绿色出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随手关灯,减少电器的待机时间;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让垃圾变废为宝;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这些小小的行动,不仅能够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增添一抹绿色,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负责。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精神。古人云:“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在古代,人们懂得“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道理,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智慧。这些文化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今天建设绿色家园的重要指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对绿色发展的追求和向往。绿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环保技能,为将来从事环保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践行绿色理念,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更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珍惜资源,杜绝浪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不仅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更要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更要落实到“行”。我们要用青春的担当,守护这颗蓝色星球;要用绿色的行动,书写人类美好的明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践行青春担当,播种绿色未来,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以青春之名,担绿色之责,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用我们的行动和担当,播种绿色的希望,收获绿色的未来。让我们用青春的力量,守护这颗蓝色星球,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世界里。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青春之名,践行生态责任,传承文化精神,激发行动力,共同为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用青春的担当,播种绿色的未来,让绿色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让绿色成为我们未来的希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核:邓天琪